感谢亦仁的邀请来到生财有术,亦仁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星球,上上周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北京星友的线下见面会,结识了很多可爱,上进的小伙伴。
最近我写了一篇关于谈判的文章,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用得上。分享出来,供大家参考。
谈判案例1
“老板,这件衣服多少钱?”
“200”
“最便宜,多少?”
“190”
“我是学生,没有收入,能再便宜点吗?”
“赔着卖给你吧,180”
“150,行吗?”
“真的卖不了,180是我的进价。”
你坚持150元,协商了半天,没有结果,只好假装离开,刚走到店门口。
“回来吧,回来吧,给你。”
等真的回来了,老板偏要卖170元,假装再走,再被喊回来,最终160元成交。
这种场景在二十年前随处可见,现在大部分的超市,商场都明码标价,不能讨价还价了,生活中这种场景越来越少了。
在创业的过程,投资的活动中,类似的场景非常多。业务部门的采购,合同的拟定,服务的价格约定,公司的估值,部门之间的协调,等等。
回到文章开头买衣服的场景,这种简单的讨价还价,实际上就是一种谈判,买卖双方都展现了一定的谈判技巧。他们所展现的技巧有对的,有错的,有值得改善的。
谈判的重要因素和技巧
我会先聊聊谈判的重要因素和技巧,然后,我会回过头来,把谈判技巧与买衣服讨价还价这个案例结合起来,看看买卖双方哪些地方是错误的,需要改正;哪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,可以做的更好。
掌握了谈判的关键因素和技巧,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巨大帮助。
你可能会有顾虑,会说:“掌握了谈判技巧,我会不会变成一个阴险的人?我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。"这样的顾虑你大可不必。
不要认为谈判是一方胜一方败的事情,谈判的目的不是取胜,而是成功。会做买卖的人善于发现买主的需求,提供自己合适的商品,这样才能买卖成交,皆大欢喜。
成功的谈判双方是双赢的,对双方都有好处,而未经谈判达成的一些协议反而会有一些问题。
谈判案例2
我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,2000年左右,我的一个朋友大学刚刚毕业,在一家公司打工,老板姓王,是一个非常有钱的商人。有一天王老板买了辆崭新的奥迪车,我的朋友想买王老板淘汰下来的桑塔纳。
我的朋友查了当时报纸上二手桑塔纳车的报价,由于里程,车况不一样,价格大约在5到6万的样子。我的朋友当时手上有大约4万5千块钱,他留了个心眼,就问4万能不能卖给他?王老板觉得我朋友人不错,工作做的也挺好,自己也不差这1万、2万的,非常爽快的答应了。
我朋友开开心心去办了过户手续,高高兴兴的开上了人生第一辆自己的车。
可是,车还没开上5分钟,我的朋友心里就打上了嘀咕。觉得老板眼睛都没眨的就答应了4万块,要是当时开价3万块,老板会不会也会答应呢?就算不答应,3万5千块总会答应吧?
本来还挺高兴,买了一台车况知根知底,比市场价便宜1、2万的车,现在心里只想着自己至少买贵了5千,说不定是买贵了1万。
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,现在是越想越心烦。在之后的好几年里,我的朋友一直耿耿于怀,总觉得自己买贵了。每次吃饭他都会对我提到这件事,以至于连我都觉得他买贵了。
其实,王老板只需要我的朋友在问他4万能不能卖的时候。说一句:“这辆车是家里的,我得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,过一两天给你答复。”
在这一两天里,我的朋友一定会抓耳挠腮,思前想后,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,内心想着,实在不行,5万也买。
过了一两天,王老板即使不在乎这一两万块钱,也确实想给我这个朋友便宜点。他也不能直接答应这个价格,他可以说:“家里面商量了一下,这辆车开着一直很爱惜,性能也很好,4万5行不行?”
最终,这辆车无论是4万5成交,还是双方再侃一下价格,4万2成交。我的朋友一定会开开心心的,觉得买到了一辆非常便宜的车。
这里引出了谈判的第一要素,那就是绝不能接受第一次的开价。我朋友买车这个事情,问题没有出在钱上,而是出在这个达成交易的过程上。谈判中最不应该干的事,就是接受对方的第一次出价。
在谈判的技巧上,往往需要虚拟出一个更大的领导。王老板虚拟了一个家里人作为他更大的领导,这样做有两个好处,一个是,他可以非常自然的说出了一个更高的价格,双方都不会尴尬。另外一个好处是,如果后来价格没有谈拢,他可以说再和家里人商量商量,给双方都有一个回旋余地。
任何谈判的方案都是多层次的,比如价格高低、凯发备用的售后服务、付款方式、运输责任、合同时长等等,这些就像围棋打劫的关子一样,都是可以用来谈判的。
好的谈判绝不主动让步,除非用其他的条件来交换。比如,如果对手希望降价5%,你可以要求对手必须全款;对手希望你来承担运费,你可以要求对手多承担一些宣传广告费用。总之,一切都可以谈判。
案例1分析
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头买衣服侃价的场景。
上来你就问老板能不能便宜一点,老板直接从200块降价到190,显然犯了一个错误。谈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是绝不让价,除非交换。老板不但主动降了价,而且他连续犯错,自己把价格降到了180元。
你说150可以吗?本来是一个好的策略,但你也犯了一个错,太要面子了。当你说150以后,未来的成交价格一定是在150~180之间达成。
如果你不顾及老板的感受,狠狠心,直接说一个自己都不太敢相信的数字,比如50。尽管连你自己都觉得不靠谱,但实际上,未来的成交价格一定是在50~180之间。
这是谈判的另外一个要素,要主动掌握锚定的价格。
锚定效应于1974年由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·卡尼曼提出。指的是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,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,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。
通常来讲,人们在做决策时,思维往往会被获取的第一信息左右,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,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。作为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,锚定效应已经被应用到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,不知不觉中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走进过它的“陷阱”。
想想我们进入咖啡店和奶茶店的场景,“大杯还是中杯?”,店员会问顾客,这种先发制人的话术就是设定“锚点”,通过让你在大杯和中杯之间选择,而不是直接询问“需要哪种杯型”,引导你的决策悄然绕过了小杯,提升了销售额。
回到讨价还价,你假装不买,离开店铺,这个做的特别好,不考虑谈判的后果也是谈判的一个技巧。
如果你需要购买一个东西,哪怕这个东西非买不可,你要有不买也可以的态度和决心,一旦你心里有非买不可,不买会影响到很多其他事情的心态时,胜利的天平就会向你的谈判对手倾斜了。
其实你在担心,如果老板识破了你的诡计,不喊你回来怎么办?这个事情很简单,你转身回来,除了面子上有点挂不住,实际上你什么都没有失去。
还有一种缓和一些的方法,你可以逛一圈再回来,当你在外面瞎逛的时候,老板的内心也是波动的,内心可能认为已经失去了你这个客户,当你回来的时候,他可能会有失而复得的感觉,可能会更加珍惜你回来以后的谈判机会。
继续你们的谈判即可,如果最终价格上他没有松动,你什么也没有失去。
服装店老板说“我进货价都180了,卖给你赔了”,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谎言。但是,你不要觉得这么做意义不大,事实上,他符合了谈判的技巧,那就是让谈判对手觉得占了便宜,或者是让谈判对手有赢的感觉。
服装店老板这个说法是有谈判的技巧的,只是他这个说法不够高明罢了。如果他在160元成交以后。你已经付完账准备走人的时候,他非常不甘心的看着你说,能再多给5块吗?当你斩钉截铁的拒绝老板的提议的时候,那种赢的感觉更加强烈,更加真实,你会开开心心的拿走这件衣服,并会觉得自己买的非常便宜。
揭谜的时刻到了,这件衣服真正的进货价是30元,服装店老板预期的价格是50元。
据说沃尔玛超市创始人山姆·沃尔顿,每次和供货商进行采购价格谈判的最后,双方互道再见时,山姆·沃尔顿都会心有不甘的提议“每公斤能再降1分钱吗?”,绝大部分时候,他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。
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行动,却会让供货商觉得,他们拿到了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好价格。我们能够想象到供货商团队走出山姆·沃尔顿办公室时的开心模样,甚至他们该去酒吧庆贺一杯。然而,最终的定下来价格比山姆·沃尔顿的谈判预案价格整整低了1元钱。到底谁该去喝一杯呢?
在《山姆·沃尔顿自传》里,山姆·沃尔顿对采购员说:“你不是在为沃尔玛公司谈判,而是在为你的顾客谈判。而顾客应当获得你所能得到的最好价格!”
谈判的高超技巧,应该是得到这样的结果:
1)我得到对自己有利的谈判结果(挣得了“里子”);
2)让对手特别开心(对方挣得了“面子”或者“心理感觉”);
3)我自己也开心、放心(我也得到了“面子”);
4)双赢:对手也赚钱了,这样更便于长期合作(对方也得到了“里子”)。
上述四个目标,越往前的越重要。我们要尽可能的按照重要程度完成这些目标,当然,同时达到这四点不容易。
大学毕业后,我创立了一家做呼叫中心软件的公司,我承担了公司很多的采购谈判,也参与了早期每一笔软件的销售谈判。
由于我掌握了不少谈判技巧,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痴迷谈判,非常享受这种谈判成功的喜悦。
但是,慢慢的,慢慢的,我开始有点困惑了,难道每次明明我可以做主的谈判,我非得虚拟出一个领导吗?明明这个价格我已经满意了,可是为了让对方有赢的感觉,我偏要侃价吗?明明这个东西非买不可,我偏要在谈判的时候我装作不在乎吗?
以上为文章部分内容,完整分享请在付费加入生财有术社群后查看。如果你还不了解生财有术,可以添加鱼丸微信,免费体验3天:
原创文章,作者:老赵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engcaiyoushu.com/archives/692